logo
城投集团智能办公门户
搜索
加强年轻干部纪律教育—— 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发布: 2023-11-07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当前,一大批“80后”甚至“90后”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手里的权力更大了,面对的诱惑、围猎也更多了,以更加严格的纪律教育扣紧他们的“风纪扣”、系好他们的“安全带”显得更加重要。

各地年轻干部纪律教育现状如何?取得哪些成效,又存在哪些问题和短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组成调研组,派出记者赴天津、河南、江苏、四川等4省10余个市县及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期间,既有集体座谈,也有单独访谈;既听教育者讲述,也听受教育者心声;既和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也和违纪年轻干部谈心,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碰撞、集思广益,倾力发现问题、深挖症结、探讨对策。

问题·症结·对策之一

“坐、听、念、考”的教育方法令人昏昏欲睡,思维方式带来的老套打法无法抓住年轻干部“眼球”,必须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上下功夫

“把教育简化为培训,把培训简化为课堂。一堂课不够就多上几堂,最后搞成了形式主义。”在调研中,类似的吐槽不绝于耳。虽然各地普遍开展了年轻干部纪律教育,但陈旧的方式方法让年轻干部提不起兴趣,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有的是一副药百家吃,一说纪律教育就是上课,正襟危坐、我讲你听,大水漫灌效果差;有的是药味太苦,照本宣科学文件、死记硬背考条规,冰冷的面孔、生硬的态度、呆板的形式“逼退”了渴望学习的年轻人;有的是缺少药引,互动不足难以引人入胜,“道理都信、听着没劲”,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还有的是换汤不换药,虽把课堂搬到展览馆、红色景点甚至网络空间,但只不过是换了个场景继续搞“填鸭式”灌输,没有灵魂的“伪创新”难提年轻干部真兴趣。凡此种种,教育效果既没入脑也没走心,陷入雨过地皮湿、走过没停留的尴尬境地。

年轻干部普遍具有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等特点,对他们开展纪律教育,必须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一些地方和单位囿于思维定式,把纪律教育简化为“坐、听、念、考”等老式的“几件套”,“硬梆梆”的教育无法抓住年轻干部“眼球”,难以引起共鸣,结果是“一锅好米硬生生被做成了夹生饭”,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纪律教育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亲和力和穿透力,让年轻干部既提神又解渴、既入骨又入魂。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各地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提出了不少破题之道。例如沉浸式教育,天津、河南等地尝试把纪律教育搬进庭审现场、监狱等场所,强化冲击力、震慑力、警示力。不少年轻干部还提到了近期热映的电影《孤注一掷》,认为“反诈宣传听得再多,都不如一部好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纪律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通过讲故事的办法让人感同身受。”再如互动式教育,通过开发模拟法庭、举办主题沙龙、排演廉政短剧等方式,强化纪律教育的代入感和感染力,让年轻干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南京市栖霞区纪委监委就通过“思享会”“微课堂”等活动,让年轻干部走上讲台,在业务研讨和纪法宣讲中进一步增强对党纪国法的尊崇和敬畏。还有帮带式教育,通过“师带徒”“监督联系人”等形式,一对一传经验、点对点解难题、面对面讲纪法,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外,关爱式教育也被屡屡提及,一方面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敲打提醒,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廉洁家访、家属开放日、一封家书等活动,既“冷脸管”又“暖心帮”,让年轻干部心悦诚服地接受纪律约束。

【应用实例】探索监督联系人机制 让年轻干部行稳致远

“今年你管辖的区域工程建设项目较多,你作为‘一把手’如何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日前,天津市河北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胡光嵌与其负责联系的年轻干部——天津意式风情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宗锦开展了个别谈话。

在天津,“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已成为加强对年轻干部监督的重要举措。2022年2月,天津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监督的若干措施》,将建立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作为单独一条明确列出,监督联系人要深入了解年轻干部思想状态、社会交往等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治。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天津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关于探索建立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由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副组长)分别担任厅局级、处级年轻领导干部的监督联系人,通过清单管理、调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督促年轻干部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截至目前,天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为428名局处级年轻领导干部确定了监督联系人。

将个别谈话作为加强落实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重要抓手,天津市各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跟谁谈、怎么谈、谈什么”进行了实践探索。河西区纪委监委制定《“三级五项谈话制度”工作办法》,深化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履职谈话、廉政谈话、任职谈话等5种谈话方式及适用情形,配套制定谈话监督指引表,以制度的刚性执行保证谈话监督的质效。和平区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加强年轻干部监督的落实举措》,把监督联系范围从局处级拓展延伸到科级,由区纪委监委全体班子成员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与对应联系的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并进行廉洁提醒,及时校正偏差,防微杜渐。

对联系对象述职报告、述责述廉报告等情况进行再挖掘、再研判,天津市纪检监察机关为年轻干部精准“画像”。北辰区纪委监委监督联系人通过查看监督联系对象工作动态清单,调阅廉政档案等形式,对监督联系对象自我剖析清单、巡察和主责考核反馈问题及时跟踪、督促整改,每半年与监督联系对象开展一次面对面谈话,多角度、多方面监督联系对象工作生活情况。

天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拓展监督形式,结合驻在单位特点,针对年轻干部采取有特点地监督联系。近日,市纪委监委驻国资委党委纪检监察组开展年轻干部结对互促系列活动。组内年轻干部与业务处室年轻干部结成互助对子,对年轻干部在廉洁纪律方面的困惑和偏差及时解疑释惑、扶正纠偏。(薛阳)

问题·症结·对策之二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教育内容令人疏离无感,为图省事搞“上下一般粗”无法抓住年轻干部兴奋点,必须在贴近现实、拉近距离与教育对象同频共振上下功夫

“这个‘大老虎’的警示案例,我在不同培训班上至少听过3遍,最后连名字都没记住。他这么大干部犯的错误,跟我们有啥关系?”调研中,一位“85后”村支部书记的话,道出了不少年轻干部的心声。纪律教育不仅要创新方法,也要优选内容。只有贴近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实际,才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天津市委党校教务处副处长陈一鸣说,“开展纪律教育,不是我有什么菜就给年轻干部吃什么,而是看他们想吃什么菜我就做什么”。从目前各地实际情况看,“吃菜”和“做菜”的矛盾较为突出。例如理论讲解太空,半生不熟难下咽,课堂与实际相脱离、学习和应用不统一,“大道理听了不少,就是解决不了眼前难题”;条条款款太多,满桌“硬菜”难消化,有的地方在培训中指定大量必修内容,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沾边就安排,卷帙浩繁、重点淹没,年轻干部记都记不住更何谈坚决执行;警示案例太远,不对胃口吃不下,要么是远在天边的“大老虎”,要么是听出茧子的旧典型,职务级别、工作经历同年轻干部接近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少之又少,难以形成震慑效应;谈心谈话太虚,预制菜品没营养,一些领导干部机械化、程式化完成谈话任务,千人一面,碰触不到内心深处,反而使年轻干部自尊受损、心生抵触,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开展年轻干部纪律教育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教育不重视、不上心,为了图省事搞“上下一般粗”,不分类别、不分层级,缺乏重点、模糊焦点。教育内容不接地气、多且庞杂,年轻干部抓不住头绪、提不起兴趣,难以真正理解把握运用。

正所谓“药对症,一口汤;不对症,一水缸”,搞好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只有按需供给、对症下药,方能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同频共振。要注重贴近性,归纳梳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聚焦实操性,不仅告诉年轻干部纪律是什么,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坚守,例如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纪检监察机关列出廉洁风险提示清单,明确哪些饭不能吃、哪些资金不能动,从细节处筑牢年轻干部的廉洁防线,同时组织专题辅导讲解不法商人“围猎”干部的策略和手段,帮助年轻干部保持高度警觉;增强时代性,总结归纳新出现、新变异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提醒年轻干部注意防范,例如河南洛阳去年就组织开展了年轻干部“涉网”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治理网络赌博、直播打赏、以腐养游等问题,在当地产生不小震慑效应;突出差异性,谈心谈话也要因人、因事而异,主谈领导必须把功夫下在前头,提前摸清年轻干部的心理特征和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谈,这样才能直击灵魂,彰显纪律教育实效。

【应用实例】创新纪律教育载体 让纪法与青春同行

“忠诚担当,是我们不变的青春信仰;遵纪守法,是我们不变的青春底色……”日前,河南省濮阳市纪委监委、团市委等机关单位联合举办了“纪法与青春同行”学习教育示范活动。活动以《“纪”青春·青年思享荟》情景剧为主线,穿插朗诵、小品、跨时空对话等,激励广大青年知纪明纪守纪,以出彩业绩展现青春作为。

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纪法教育不可或缺。河南省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在全省年轻干部中开展“纪法与青春同行”纪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座谈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方式,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

“纪法教育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温度,团省委立足青年特点,积极搭建纪法学习教育和交流展示平台,全省各级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法与青春同行’活动,帮助各行各业青年上好廉洁从业、修身履职‘必修课’。”团省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全省各级团组织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青年共召开座谈会280余场,有力引导了全省广大青年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二三十岁,正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黄金期。然而张某却因沉迷网络游戏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日前,平顶山市纪委监委精心筛选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拍摄《青廉鉴》系列原创短视频,开设《青廉思》《青廉诵》专栏,择优刊发青年干部在成长历程中的所思所悟,引导年轻干部从“受教者”转变为“参与者”,使纪律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纪法知识学习是纪律教育的应有之义。河南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新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组织年轻干部参加线上线下知识测试,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把学习纪律规矩当作必修课。驻马店市纪委监委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党规党纪知识线上竞答,兰考县纪委监委编发7套党章党规党纪知识试卷,组织年轻党员干部参加测试,持续营造学纪遵纪守纪的浓厚氛围。

活用本土“廉”元素,能够促进纪律教育更好更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充分发挥本土廉洁文化教育引导激励浸润作用,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开设“廉洁教育”专区,推出线上“红廉故事会”“打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等适合年轻干部“口味”的廉洁文化作品百余期,有效引导年轻干部树正世界观、培正价值观、把正事业观、矫正纪法观、端正权力观。

用好典型案例,使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省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省警示教育工作的意见》,把警示教育纳入新入职、新提拔、担任“一把手”、关键岗位等各级各类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年轻干部观看《扣好“第一粒扣子”》警示教育片,通报“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年轻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忏悔书,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等,教育年轻干部做到以案为鉴、以案明纪。

纠正年轻干部对党规党纪不够上心、掌握不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既要靠教育引领,也要靠监督管理。河南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年轻干部全周期、全流程教育管理监督,督促各地各单位开展岗位风险排查、健全廉政档案等,查找年轻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补上漏洞。洛阳市纪委监委印发《加强年轻干部监督预防“治未病”工作九项措施》,集中开展年轻干部“涉网”问题专项治理。新蔡县纪委监委专门成立青年干部监督管理室,制定出台《青年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重点人员监管台账,对日常监督中发现青年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加强年轻干部纪律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将持续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督促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河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刘淑娟)

问题·症结·对策之三

“平时唠叨、用时没人”的教育时机令人抱怨诟病,集中一个时间段搞“大呼隆”无法契合年轻干部的内心需求,必须在抓住关键节点进行“全周期管理”上下功夫

调研中,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干部结合长期办案经历,总结出“29-30岁现象”和“40岁现象”,前者是年轻人刚成为领导干部的大致年龄,后者是一些年轻干部晋升到一定级别、向上无望的年龄,这两个年龄段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较多,应当抓住时机重点教育。不少违纪年轻干部也表示,如果组织上能在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及时提醒,或许可以防止自己“早节”失守。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对于教育时机的把握仍有待提升,“看似天天念叨、实则关键时刻没人管”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有阶梯,腐化堕落也有相应的客观规律。如同种树一样,到了一定的时刻必须培土施肥、打药驱虫,如果养护不及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从调研了解到的问题看,有的是“育种时不培土”,年轻人入党入职时没有受到及时有效的纪律教育,“地基”打得不扎实,初心不纯、底盘虚空,难免在日后跑偏走歪、防线失守;有的是“萌芽时不扶正”,一些单位知道年轻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不以为意,或者无暇过问,导致错过最佳矫治期,把小病拖成大病;有的是“拔节期不防病害”,在年轻干部职务调整期,即将走上关键领导岗位可能迷失自我时,没有及时教育提醒,让他们登高跌重、坠入深渊;还有的是“病害之后不养护”,对出问题的干部一处了之,没有暖心的教育挽救,这样只能让年轻干部心灰意冷,一些人甚至“破罐子破摔”,最终发展成不可救药的烂树。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讲求时机和节奏。集中一个时间段搞“大呼隆”,这样的纪律教育固然省时省力,但未必能契合年轻干部的实际需求,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只有抓住成长进步的关键节点,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纪律教育,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才能实现防止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危险期”的良好效果。

如何把握时机?不少受访干部都提出了“全周期管理”的办法——在刚入职场、懵懵懂懂时树规矩,不仅在思想政治上补足“钙”、履职能力上充好“电”,也要在修身律己、遵规守纪上绷紧“弦”,让其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在初尝权力、志得意满时浇冷水,灭一灭“心火”,敦促其保持平常心、提高免疫力,深晓位高高处不胜寒、位重重担不易扛,不被权力冲昏头脑,不被围猎蒙蔽双眼,不被腐蚀扭曲行为;在人生受挫、失落迷茫时多鼓励,关注其现实困难、兴趣爱好、婚恋交友等情况,通过面对面交心谈话疏导负面情绪、化解疑难困惑、舒缓心理压力,教育其经济窘迫不伸手、婚恋受挫不失志、交朋处友不出格,防止掉进“陷阱”;在违纪违法、受到处分后多关心,通过促膝谈心式的回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问题·症结·对策之四

“学不入心、守不持久”的教育效果令人痛惜失望,课堂正能量被现实负能量对冲无法在年轻干部心里扎根,必须在激发高尚情怀、强化纪律意识、筑起纪律自觉上下功夫

“本来是想墩墩苗,结果把苗赔里边了。”谈及前不久刚查处的一名年轻干部,某地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满是惋惜。该年轻干部处于关键领导岗位,平常没少接受纪律教育,却仍然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另有一位违纪年轻干部坦言,自己在违纪行为发生的6个月前刚刚参加了党校的培训,“培训挺管用,刚回来的时候也想着好好干一番事业,但没过多久就淡忘了……”

年轻干部纪律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能管多长时间?这是调研组重点了解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纪律教育的实效性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从年轻干部对待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有的觉得纪律教育事不关己、浪费时间,对纪律教育能躲就躲,平时不学不看,将纪法规定抛诸脑后;有的听倒是听了,但没听进去,更多是把纪律教育当作一种形式化、程序化的例行公事,学到多少并不在意;有的熟知纪律条款,但阳奉阴违,内心对纪律要求不认同、有抵触,不仅不当回事,甚至还会明知故犯;还有的刚开始能按照纪律教育要求去做,但时间一长便因为种种原因松懈下来,难以持久。

纪律教育效果不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纪律教育注入年轻干部思想上的正能量不断被客观现实中的一些负能量所对冲。年轻干部党性锻炼、社会阅历、基层历练较为不足,容易受日常工作生活所处环境的影响。对他们来说,课堂教育是教育,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耳濡目染也是教育,甚至是更重要的教育。如果课堂讲授不深不透,没有入脑入心,日常又受到一些不正之风的长期浸染,年轻干部很容易就会弃守原则、随波逐流,走向违纪违法道路。

确保纪律教育实效,必须用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现实中的惩恶扬善筑起纪律自觉。要立信仰,激发为民情怀,正如有的受访干部说的那样,“不能单就纪律讲纪律,根子还在党性教育、群众感情上”,要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锻炼等途径,不断培植年轻干部的人民立场,解决“总开关”的问题,奠定严守纪律的思想基础;要树信心,通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前后对比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意义,消除他们看待事物的消极灰暗眼光,增强他们对纪律的信心;要使信服,保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让年轻干部看到我们党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决心和行动,从而打消侥幸心理、远离纪律红线;要增信任,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关怀爱护,正如调研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所说,“组织和干部就像亲子关系一样,平时多关心,让年轻干部体会到温暖和爱,相信你是真心为他好,批评教育的时候才会听得进去、真心接受。”

【应用实例】拧紧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周期监督链条

“既学了忏悔书,又看了专题片,还上了纪法课。这种‘套餐式’警示教育让我印象深刻。”在参观完南京市溧水区“三不腐”一体推进实境课堂后,该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一名“90后”副科级干部表示,作为“案中人”的同龄人,将以案为鉴,经常做好检视、及时纠正偏差。

做好年轻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才能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南京市溧水区纪委监委紧盯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强化嵌入式监督和全周期管理,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严守纪法规矩,扣好“第一粒扣子”。

加强年轻干部“选育管用”,选好“苗子”是前提。该区纪委监委协助组织部门专门出台《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常态化、近距离考察年轻干部,画好年轻干部“全息影像”。同时,把好选调生招录、公务员遴选等关口,从严从实开展廉政意见回复,确保源头活水“清如许”。

悉心“育苗”是关键,该区纪委监委围绕加强年轻干部纪法教育,着力打造“一核、三线”载体阵地。一核,指的是“三不腐”一体推进实境课堂,展示区纪委监委案件查办等情况;三线,指的是依托溧水古代清官廉吏故事、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村史馆家风资源,串点成线打造主题路线。同时,深挖案件资源,自主开发《80、90干部如何防范廉政风险》课程,连续6年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用“身边案”警醒“梦中人”。“我们还推出了‘清官史话’微动漫等适合年轻干部‘口味’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廉洁教育针对性。”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各级党组织全面了解年轻干部“八小时内外”情况,谈话内容记入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同时,深入研究分析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成因和规律,在制度层面建立防范体系。针对查处的城管、城建系统执法岗位多起年轻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区纪委监委共向两家单位制发4份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制定和完善交流轮岗等制度20余项。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该区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澄清正名、容错纠错等保护机制,协助区委出台容错免责减责和风险备案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共给予13名年轻干部容错免责减责处理,通过正面典型引领,激励年轻干部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张军委)

问题·症结·对策之五

“有一搭没一搭、想一出是一出”的教育现状令人茫然无措,人人有责不尽责的九龙治水无法扛起年轻干部教育重担,必须在厘清责任、同向发力打造遵规守纪良好氛围上下功夫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不教育全看上级安排不安排、检查不检查,上面推一下、下面动一下”,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化、弱化。

有的单位制度虚化,把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当作软任务、软指标,往往停留在口头表态、文件要求和工作计划中,不能落实;有的单位力量弱化,对纪律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资源都远远不够,就连专门负责教育培训的党校也较少专门投入师资研究和加强纪律教育;还有的单位工作随意化,有一搭没一搭、想一出是一出,常常把年轻干部的纪律教育工作打在事务“包裹”里、混在业务工作中。

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责任没有压实。一些党组织不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重视,一说到纪律教育就推给纪委监委,不想不问、不抓不管,坐在台下、站在城楼当看客。纪委监委往往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教育没有规划、不成体系,全看上级安排不安排、领导重视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没统筹,让各个相关部门也一筹莫展,造成了人人该管没人管、人人有责不尽责的九龙治水局面,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千难万难,压实责任就不难。解决年轻干部纪律教育问题,必须牢牢牵住责任这个牛鼻子。首先要压实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通过考核加压、问责倒逼、纪委督促推动等手段,让他们把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作为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统一安排、整体部署、全力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扛起责任,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的神圣职责;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履职尽责,从严从实选好优秀年轻干部,杜绝“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讲好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生动故事,以正能量激发年轻干部“清廉感”,特别是党校行政学院要科学拟订教学规划、充实教育内容、培养专业师资、打造精品课程,切实发挥好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抓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生活都过问、八小时内外都关心,及时发现年轻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年轻干部时刻感到监督就在身边、关爱就在身边。总之,年轻干部纪律教育是全党的事,必须全党一起抓、一起管。只要各方都负起责任,人人明责、人人尽责,精诚合作、同向同行,就一定能改变现状、弥补短板,共同推动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身上承载着党和人民的厚望。越是这样,越要响鼓重槌、快马鞭催,越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管理监督,督促他们时刻紧绷纪律红线,带着年轻人的清澈和纯粹,带着革命人的朝气与锐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征程中扛起更重的担子,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上做出更大的贡献。(调研组成员:赵振宇、宋全浩、刘来宾、陈杨、王丹妮)